[1] |
杜鹏举, 吴迪. 中锰钢中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21, 46(9): 21-27. |
[2] |
熊金生, 宁静, 苏杰, 姜庆伟. 固溶温度对G33超高强度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21, 46(7): 160-164. |
[3] |
杨鹏, 张朋彦, 纪久张. 两相区淬火+回火对6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21, 46(6): 59-64. |
[4] |
晋家春, 邓宗吉, 杨峥, 李子涛, 卢茜倩, 崔磊, 刘永刚, 詹华. 加热工艺对1800 MPa级热成形钢冷弯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21, 46(4): 126-130. |
[5] |
刘峰, 庞玉华, 罗远, 孙琦, 王海, 刘东. 基于07MnNiMoDR钢热处理工艺窗口的热处理工艺[J]. 金属热处理, 2021, 46(10): 137-143. |
[6] |
王科强, 刘仁东, 郭金宇, 付薇, 黄秋菊, 孙荣生. 汽车用800 MPa级冷轧低合金高强钢的研制[J]. 金属热处理, 2021, 46(1): 120-124. |
[7] |
孙雪娇. 低合金高强钢断后伸长率不合格原因分析[J]. 金属热处理, 2020, 45(5): 262-265. |
[8] |
刘丽萍,李桂兰,宋海武. 退火和平整工艺对冷轧HSLA钢组织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19, 44(1): 64-66. |
[9] |
周 敏1,2,厉 勇2,黄顺喆2,王春旭2,韩 顺2,刘荣佩1. 奥氏体化温度对二次硬化渗碳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17, 42(2): 108-112. |
[10] |
安佰锋1,高古辉1,桂晓露1,白秉哲1,2,翁宇庆1,2. 逆转变+Q&P复合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16, 41(9): 74-77. |
[11] |
王硕1,金自力1,任慧平1,2张玲郁1,李兵磊1, 康学良1. 稀土微合金700 MPa级高强钢卷取过程中的时效组织和硬度[J]. 金属热处理, 2016, 41(8): 52-56. |
[12] |
张玲郁1,2,任慧平2,金自力1,康学良1,2,王 硕1,2,李兵磊1,2. 冷却方式对稀土微合金高强钢组织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16, 41(11): 105-108. |
[13] |
李兵磊1,2,金自力2,任慧平1,2,张玲郁 1,2,瞿伟 1,2. Mo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16, 41(1): 145-148. |
[14] |
冯佩功, 程晓英, 张海霞. 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对低合金高强度系泊链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[J]. 金属热处理, 2014, 39(11): 20-26. |